莎翁悲劇 

 

   十九世紀末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談論到生命的悲劇感,他認為人生常有憂鬱的一面,人們內心常有ㄧ種不幸的感覺,而悲劇的發生可能源於人類先天命運。在中國,史記作者司馬遷也曾經以「天命」觀點來解釋悲劇起源:「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地;疾痛慘恒,未嘗不呼天不呼母也。」早在遠古洪荒時代,人類披荊斬棘,徒手與大自然搏鬥之時,就體認到自身力量薄弱與個人的渺小,從那時候起,悲劇於焉誕生。

 

悲劇起源於希臘,而早期的希臘文學作品都是悲劇,古希臘有三大悲劇作家:「悲劇之父」艾思奇勒斯 ( Aeschylus) 「悲劇之光」索福克里斯( Sophcless) ,以及寫實主義者歐里彼得斯 ( Euripides )。希臘悲劇在最古老的型態中僅以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的受苦為題材,而長時期內唯一豋場的舞台主角就是酒神,後來才漸漸出現一些著名的悲劇角色,如普羅米修斯 ( Prometheus) 伊底帕斯 (Oedipus) 等等。

 

莎士比亞悲劇有四個特色:一、信史的根據。二、悲劇主角強烈的意志。三、有高尚而嚴謹的行動。四、悲劇肯定人生意義及價值。

 

首先悲劇必須有可靠的信史背景。劇中主角得要是某依歷史事件中人物,或是處在某一歷史背景。有了史實的劇本不但可以幫助觀眾或讀者鑑古觀今、評往瞻來,進而發生警世惕己作用。莎翁有許多劇本都是由歷史舊劇或是其他小說改編而來,原本故事只是架構,莎翁用他的神來之筆賦予劇中主角血肉及歡笑淚水,構成一齣齣扣人心弦的劇碼。

 

悲劇角色的意志力是劇情發展的動力,也牽引著觀眾情緒的高低起伏。當意志力化為行動時,可能會遇到阻力敵對而引發衝突,甚至是爆發激烈戰爭,若是所受阻力太大致使主角無法抵抗時,悲劇就註定要發生了。悲劇主角通常懷有一種悲劇精神,他們只見一義而不見生死,個人註定要變成某種超個人的東西,在他被現實阻力擊敗,成為宿命的犧牲者時,他的悲劇精神帶動了劇情高潮,更震撼了觀眾們的心靈。要衡量一齣悲劇的成功或失敗,常常以劇中人的意志本質The Quality of Will 來做決定。為有崇高的動機和堅忍的意志力才能激發人類高尚的情感,讓戲劇臻於完美。

 

另外,莎翁悲劇也有嚴肅高尚的主題、道德觀念。悲劇是一種嚴肅完整而具有相當份量的活動。悲劇描寫英雄,豪傑之士飽受苦難折磨的故事,其中有著嚴肅而高尚的行動,劇情經由憐憫和恐懼導致情緒的發洩及觀念尋求認同。古希臘文學批評家亞里斯多德早兩千三百多年前即持這種理論。悲劇之所以為悲劇,是因為悲劇可以引發觀眾內心的恐懼之情和同情心理,產生道德感,它教導大眾,以收到警示作用。悲劇還有匡正人心作用,激濁揚清。悲劇角色除了表現內心憤怒憎恨極度等強烈情感外,更重視劇中人物高尚品德、高貴氣質及內心意願的傾向。

 

莎翁悲劇最重要的是:肯定人生意義與價值。觀賞悲劇,一種形而上的慰藉使我們暫時逃脫世態變化的紛擾。透過個體毀滅,我們反而感覺到世界生命意志的豐盈和不可毀滅。於是快感產生。叔本華提出這種悲劇快感的解釋,就是認識到生命意志的虛幻而產生的聽天由命感。古希臘悲劇並非強調人生的苦難,也不是以懦夫姿態逃離現實生活的悲苦。莎翁悲劇不贊同厭世消極,也不是要藉著痛苦恐懼去獲取憐憫、同情。而是將苦難美化昇華,肯定人生意義及價值,並超越而去達成生命永恆的歡樂。

 

悲劇是肯定人生最高藝術。莎翁的悲劇裡,你會獲得一個重要信念,就是肯定生命,連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毀滅,苦難中嬉戲,從人生悲劇中獲得審美快感,如此我們終於可以說人生的悲劇也化作了人世的喜劇,悲喜交織,藝術的極至乃在撫慰悲苦人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莎翁悲劇
    全站熱搜

    荷塘詩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