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1. 1 趁著還沒變天之前,老爺又喊著要出門走走。去哪兒?路途遙遠都在開車我也不喜歡。汶水老街來過,之前非假日根本生意做不起來,這回是週末,應該有人潮才對。
但仍出乎意料之外。人潮跟洗水坑比,簡直天壤之別。這兒安靜許多,蕭條許多。店家跟我說要大湖草莓季時,商人才會來承租店面做生意。平日根本沒人。假日人潮是三三兩兩。她所言不假,因為整個停車場車子才十幾輛。停好車,猛抬頭,汶水公共停車場旁豔紫荊襯著山嵐....
這我沒看過,有聽過。曬的是豬肝。客家傳統佳餚。我不是客家人,也孤陋寡聞,真的一無所知。
這茶壽是越南來的。一位看護來了十年了,除了照顧老者以外,也在主人家門口擺起店面販售,除了編織的茶壽(放泡茶的瓷器茶壺---保溫),也賣客家人的福菜,菜乾,袺子醬。
醬大瓶一瓶100,小瓶50,老爺買了菜乾及袺子醬。汶水老街還有客家人菜包....一個25元,很道地。當然也沒放過。
越女看護阿清還賣佛手瓜。
這兒很意外發現師大美術系退休教授謝孝德回到故鄉汶水居住。上圖是他的家。下圖是他圖像。
應該超過八十歲了。沒遇到,人外出。大門深鎖。下圖蘭花開得燦爛是他家門口拍的。
鄰居拍到使君子。
這種場景只有在鄉下才看得見,曬藥草。
紅色辣椒種在家門口。
黃金蒲桃
玉串,玉綴,是植物界麻花辮子。
龍吐珠
這叫茶壽
輪傘草
臭娘子,臭不臭我不知道呢。跟雞屎藤一樣名字跟植物反差很大。
雪霸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旁的生態池,假日,好多家長帶著孩子們來踏青觀賞影片。這些小朋友在餵魚。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換個角度拍,景色也不錯。
夜鷺...紅面鴨...
另一隻
上到二樓...拍攝
來到洗水坑,路好小,好遠就擺上路障,就要用走的,有交通管制。兩旁停滿車子。怕車子不安全有些人會車技術實在不敢領教,為了玩得安心,車子停好遠,走好長一段路才到老街。泰雅勇士路旁問候到來的訪客。我看見一位老媽媽有些走不動拿著雨傘當支撐。他兒子頻頻問她:「媽!還好吧!快到了,走一小段當運動啦!」我看見那老媽媽面有難色。這兒子年輕人可能高估了母親體力。為了吃幾塊豆腐,對老人家來說也未免太辛苦了。
泰山使用的爬藤...喔一喔一喔...我彷彿見到泰山或泰雅勇士盪著藤蔓,從山林中殺出來....
彩椒
豆腐湯及炸豆腐。還有黑糖膏及麻薯...好多小吃怕你吃不下而已。
清安豆腐街
民國89年,清安豆腐街結合營建署、文建會資源所打造了這個客家庄。小而美的景觀,以及以單一豆腐主題打造,創造就業機會,原先只有數家商店,目前已有二十餘家,假日也有許多攤販設攤,帶動地方產業活力。
洗水坑聚落
洗水坑位於泰安鄉清安村,清安舊名「洗水坑」,今泰安鄉行政中心所在地。「洗水」原為客語「清水」音譯而來,意指源於冬瓜山(洗水山)的洗水溪,溪水流經之處其水乾淨清澈。洗水坑老街位於汶水溪及洗水溪二溪會集處,街道呈Y自行排列,幽靜古樸。
清安村位處原漢交界地,在客家開拓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據點。
跟汶水老街一樣,建築物都有點年紀,但很樸實,建築的二樓都用木板外牆,並裝飾著藍色的木製花架。可見這小小的山城,儘管是泰安鄉的鄉治所在,從前跟現在都不是很富裕的地方。非假日時,小村的氣氛是寧靜的,窄窄的石板街道,悠閒的小村風情。
吃臭豆腐,都一點多了,人還這麼多ㄋㄟ。座無虛席,一位難求。肚子餓了,你等你等,你等了再等。難不成是飢荒難民營?啊!見識了老饕的恐怖搶食,固執等待場面。我說誰規定非吃不可呀?人的執著有時也太可憐了。執迷不悟。
還賣這種膏,好多口味。生意不錯。
這麼小條絲瓜布原來是舶來品。
大頭艾納香(在洗水坑豆腐街路旁)
生活需要潤滑,生活不能一成不變,有時一日遊或半日遊可以兼顧家裡又不失生活樂趣。眼睛所見即風景。嘴裡有吃要珍惜。拍些花草樹木也心曠神怡。在雪霸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觀賞了一部齊柏林先生拍的飛閱台灣,精彩萬份,感動萬分。高空所拍是我們終其一輩子不可得的視野,寶島之美,盡在眼前。尤其大壩尖山及雪山稜線雪景,真的嘆為觀止。浩瀚宇宙,造山運動,板塊碰撞讓島嶼從海底在幾百億年前慢慢升高而有了今天的面貌。碰撞還在進行,板塊升高也沒停止過。你來,你坐下你觀賞,你知道自己是如此渺小,大自然之前,誰都要肅然起敬。
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回憶滿滿,歡喜滿滿,感動滿滿。我在雪霸的視聽教室看過山椒魚的影片,署鳳蝶的影片,櫻花鉤吻鮭溯回七家灣的影片。十一月一日再觀賞飛閱台灣...每一次都是視野的開拓,知識的充實,寓教於樂,影片的製作成本很高,免費提供教育大眾,再沒比這樣的學習更令人欣喜的了。之後有獎徵答,小朋友們爭相回答,答對有禮物,搶得不亦樂乎呢。志工很用心,我也看在眼裡,心暖洋洋地。20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