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角落充滿寧靜祥和。
憩----玉石雕刻。嬰兒酣睡的模樣兒表露無遺。
送子觀音
母愛
純真的孩子
回憶從前美好舊時光
知足常樂
這樣的光景我也有過....
調皮小頑童
祖孫外加一條狗----散步去。多美好。
小時候迷布袋戲,村子裡迎神賽會總免不了聘請一棚布袋戲一棚歌仔戲,常相隔不遠還打擂臺,樂的是觀眾及小孩。
手抱嬰兒---養兒方知父母恩。
人間最美----哺乳的畫面
閒來無事,聊開天下事
鹿港雕刻家黃媽慶作品:談起雕刻家黃媽慶,我想起寫過這麼一段話,可以輔助認識雕刻家:
「總是被無形的自我期許壓力追得無處躲藏」一個女性朋友這麼說。「婚姻是,工作也是。」「這得縱剖橫切細細用顯微鏡分析。」我這麼說。「婚姻是可遇不可求,結了,好好經營的都不一定一帆風順了,沒好好經營鐵定是苦事一樁,所以隨緣過好每一天應該是比較務實的。」說得容易,看人家這般年紀都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雖然日日忙得像陀螺,卻很有成就感,怎不失落?妳瞧,所以這就是隔靴搔癢。
說到職場,能樂在工作的畢竟不多,但能敬業樂群的則絕對日子要快樂許多。最怕做一行怨一行,那甭說沒成就感沒樂趣,日子於是變得索然無味。我想起一位雕刻的朋友,因為興趣盎然,所以當初即使要打魚貼補家用,捕魚的手也是雕刻的手,因為熱愛,一二十年過去,從參加比賽到應邀歷史博物館展覽,這中間的投注及心路歷程真是難以言喻。在台中縣文化局展覽時,自己從鹿港騎著摩托車趕赴茶會,個中辛酸外人難以體會。賣了一些作品,有了一點積蓄,想到作品要有一個安頓的場所,於是又貸款買了房子,整理出一間展覽的工作室,至於人,過得去就好。這種執著非有高度藝術熱誠,絕難忍受。
作品越來越值錢,生活改善了,藝術地位也建立了,當初誰料得準這樣一號人物會有今天?憨厚樸實的個性從哪裡充分表現無遺?應台中市文化局邀請展時,茶會開幕,請他致詞,雕刻家上台,深深九十度鞠躬:「謝謝大家。」然後沒了。大家都還在等他繼續說話,但就是這樣,大家的光臨捧場就是最大的支持,我揣想他謝謝大家背後的意義是如此,熱烈的掌聲,一旁太太靜靜看著,聽著,當別人鼓掌時,太太也陪同鞠躬。我為那一幕悸動久久,男人的成功,背後的推手功不可沒,從來生活困頓時,跟著吃苦,默默出門打工貼補家用,沒有怨言。這成功絕非偶然啊!他是誰,是已然躍上國際舞台,在鹿港,除了李松林大師以外,無人能出其左右的藝術家黃媽慶。
故事說完了,女性朋友點點頭,恆是一份投注,所以有了樂趣,所以看見成果,任何事都是。
黃媽慶木雕作品----荷花
上圖這養擺設---地上以鵝卵石圍繞大小兩個圓,然後撿拾很多楓葉鋪陳,
內圈還有白色細碎卵石,一個底座,作品跳脫於空間裡。很耀眼,很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