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etImage.jpg

詩是感覺的智慧        作者:簡政珍

 

批評家是二流人才嗎

 

如果要爭論創作家和批評家誰是第一流人才,我們是否也要爭論嘴巴和鼻子哪一個比較重要? 但在這裡,一般人總以為第一流人才從事創作,第二流的人從事批評。真是如此嗎?

.....但真正的批評是一種創作, 並不是被動地攀附於作品。

廣義的批評家應該有三種層次:

第一種就是前面所說,評論的文字因為有了創作作品才能存在,也就是世人常說的: 先有創作,才有批評。因此也較順理成章地被歸類為第二流人才。

第二種人從作品中看到悠遠的文字世界,進而延展成見解。

第三種人則是文學思想家。他有宏遠的文觀或詩觀, 獨立於任何個別作品之外。他從博覽的作品中思索文學的本質,及有關文學的美學問題,因此他的思維跨越時空。由於他能觸及文學的本質,他絕不寄生於哪一個詩人或小說家, 這種人絕對是第一流人才。

文學思想是一種哲思的智慧。.....所以勢必和哲學交互辯證。海德格的一句話:「語言是存有的屋宇」...當這些哲人的思維導向文學作品,文學創作者也無形中得到滋養。有人說:「文學是哲學的戲劇化」,但我們要更進一步說, 希望戲劇化的文學能導向更深邃的哲學。....

 

詩學的建立並不是有意作為創作的指導,或是成為作品欣賞或詮釋的準則,更不是等而下之的只是某一個詩人身上的一截盲腸。

詮釋不是套用理論。詮釋不是套用術語。詮釋是感受一首詩。詮釋要基於有感的閱讀才有意義。批評家要從文學作品中感受生命才可能再將其感情升騰成哲學而成為文學思想家。詩的讀者不一定是文字的詩人,但一定是生活的詩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荷塘詩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