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mage.jpg

給未來的讀者----李惠貞

 

作者如是說:

在某些語言中,書和故事有「道路」之意,書寫一行字,即指出一條路徑。
 
  我自己經常在看似不相關的書裡,得到某種貫通的理解,靈感從中閃現,延伸成為工作或生活的支持點及動力。可以說,閱讀幫助我建立起獨一無二的宇宙。
 
  從事出版、編輯多年後,為了喜歡的書及書店,成立獨角獸計畫,一個以推廣閱讀為宗旨的實驗性行動。「人為何需要閱讀?」——特別是單獨、專注、緩慢的紙本閱讀——這個提問,始終驅策我往更深處探索。
 
  我把這些年來在自己腦中辯證的問答,以及對外界的回應及觀察,整理出我認為「閱讀真是一件太棒的事」逾50個理由,收錄在書裡。並且提供兩種目錄,讀者可以按照書本身的編排,抒情地進入閱讀的開始,也可以參考書末的第二種目錄,根據需求,從實用目的去找到切合的文章。後者特別提供給有推廣閱讀需求的朋友參考,家長、老師、圖書館、書店、讀書會……
 
  莎士比亞書店創辦人喬治.惠特曼曾說,他從事這一行是因為這是關於「如何活」的事業。因而閱讀的理由永遠充滿迷人的探索。更棒的是,促使我們追問的原因同時賦予我們尋找答案的能力——閱讀,是為了讓我們有新的眼光、新的思考、新的選項。
 
  「書」確實是一條路徑,通往自由。

-----------
部分內容摘錄:




「教育」一詞源自於拉丁文的educare,意即「使突出」、「在……之外引導」。教育的作用應該在於誘出我們天生所具備的特質,而非把我們當作一個空的容器,拚命地塞進知識。

 
——《找尋明天的答案》
 
2.22
 
為無目的而讀
 
《到書店找創意》1 作者嶋浩一郎說,「現今整個社會像得了『實用病』。如果那些實用的資訊真的有用,大家早就都是年收入三千萬日圓的人了。」
 
到學校演講時,經常以一個例子提問:「199元豬排vs.99元雜誌」,哪一個會讓你較不猶豫地出手?
 
每當我這麼問,台下同學多半眼神閃爍,我替大家回答,一定是豬排。為什麼?因為豬排很「具體」,能帶給我們立即的滿足,它的「有用」顯而易見。
 
雜誌雖然便宜許多,「我能從中得到什麼」並看不出來。換句話說,它對我可能是「無用的」。
 
在講求速成、效率的社會中,無形的價值較難獲得尊重,有沒有用——而且是立即可見的有用,成為衡量許多事物的標準。然而,讀一本書或雜誌的「有用」要如何衡量?小時候讀的一本書,成為日後人格的基礎,這種影響,要如何回溯呢?
 
一本好書跟一份好的雜誌,其實非常有用。只是這個「有用」,眼前我們並不知道,會在哪一天、什麼時刻,成為什麼樣的力量幫助我們。若要談投資報酬率,事實上書和雜誌是花費最小獲益最大的一種投資,只是這項投資無法以數字呈現讓你看見。
 
話雖如此,我還是不傾向從「有用」角度看待閱讀和學習,那只會像在學校裡為應付考試而讀書一樣,愈來愈遠離閱讀的樂趣。
 
一首詩有什麼用?夕陽、星空、孩子的微笑,有什麼用?但你仔細回想,促成我們生命中美好時刻的事物,大都不那麼「有用」。
 
我們應該推動「為無目的而閱讀」
 
享受和某本書相遇的緣分,讓好奇就是目的本身,不為我們的功成名就服務,也不為他人期待,單純為心靈充實和美妙的體驗而去接近和歡迎書的到來。
 
然後,我們才會得到做這件事真正最大的愉悅。
 
1 新版書名為《書店的逆襲》。

靜心其實就是成為寧靜與單獨的勇氣。

 
——奧修
 
6.14
 
離開舒適圈
 
獨角獸活動有個單元是「離開舒適圈」——走去平常不太會碰觸的領域,選一本平常沒興趣讀的書,讀20分鐘。
 
每回說明完都會聽到一陣哀嚎,彷彿是某種痛苦的試煉。但我的用意並不是要折磨讀者啊,我想請大家把這20分鐘交給我,試著離開舒適圈,去看看「那外面」有什麼。(通常我也會以身作則,去選一本跟政治有關的書)
 
舉辦多場活動至今,關於這場實驗的結果——大概是一半一半;一半的人還是對手上那本書及不感興趣的主題無感,然而也有一半的人改變了看法,「其實滿有趣的。」
 
這是一種練習。練習走到從未叩門的門外,稍稍踏進原本不熟悉的領域,去接受同溫層以外的刺激。說不定我們會發現「原來很有趣」,能夠感受到樂趣的範圍,又擴展了一些。
 
我在《成為自由人》書裡曾寫過一篇「沒興趣源自於無知」的文章,以我自己為例,當初以為沒興趣的事物,其實是因為我對它一無所知。為免其他人犯了跟我一樣的錯,我想藉由獨角獸活動讓大家去思考,我們是不是把自認為有興趣的範圍定義得太狹窄了呢?
 
我有時覺得,所謂「快樂的能力」,某種程度取決於我們放在口袋裡的備案(存糧)有多少。把自己打開再打開,是一種儲備的過程。
 
挫折的時候就去打球,不喜歡打球就去玩樂器,不擅長樂器我們可以讀書。讀不了科普書可以讀心靈成長書,心靈成長書讀不進去可以躲到小說的世界裡,小說救贖不了還有詩。
 
世界並不無聊。
 
身體去不了遠方,但心靈可以。


我們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不是世界的中心。
 
——《路:行跡的探索》
 
9.14
 
時間的主人
 
始終覺得紙本書和電子書不是對立的。紙本書很難生存的原因,並不是電子書。事實上所有的活動都在跟同一件事情競爭——使用者的時間。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不論窮人或富人都一樣。意思是,你多花時間在滑手機上,做別的事情的時間自然就減少了,影響不只是閱讀,生活所有層面都受到影響——跟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跟自己相處的時間......。
 
所以閱讀的對手是我們對時間的分配和使用方式,是我們對人生中重要事項優先順序的安排。
 
如果一個人從沒享受過閱讀的樂趣,他也不會因為從紙本轉成數位,就突然變得很愛閱讀。現在會在數位載體上閱讀電子書的人,本來就是閱讀者。但獨角獸計畫想溝通的對象,是尚未養成閱讀習慣的人,而這件事,似乎得從紙本書開始,因為獨角獸所定義的閱讀,是慢,是專注,是一段長時間的獨立活動。
 
另外,我想說,手機和網路本身沒有問題,就像我們年少時被大人緊張兮兮禁止的一些活動一樣,活動本身從來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使用者,是上癮的人。
 
上癮意味著失去自主意識,失去了對自己人生的主控權,而被外在事物所奴役。我覺得有問題的是這個部分。
 
而一個人會對某事上癮,可能源於沒有其他更能引起他興趣的事。所以要推廣閱讀,或推廣任何我們覺得有趣和有意義的事,一定要從本質上去溝通,讓別人也能感受到這份樂趣。
 
這需要對方對世界和生命的探索感到好奇。如果我們的教育把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一再磨損,等他長大後再來要求他閱讀,肯定是困難的,任何速成及刺激的事物都比緩慢費力的深度閱讀有吸引力得多。
 
無論如何,推廣閱讀都不會是道德勸說、強迫、或從借書量和閱讀量上去鼓勵,而能得到效果的。要讓一個人成為閱讀者,必須讓他自動自發且自願地喜愛。他要能體會慢和無用的價值,要試著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去和書裡的智慧交流,要學習看穿人事物的表象,願意保持開放。
 
然後,他所體會到的那個世界,會讓他再也不願離開。
 
這時候,時間會為他展現新的意義。



眾神的活動......必定是某種形式的沉思。
 
——《人性較量》
 
12.4
 
世界為何需要我們
 
讀完560頁的《下一場人類大瘟疫》,感觸極深。
 
作者以生動的說故事方式,為嚴肅艱深的主題增添了易讀性和可看性,讓我隨手一翻就停不下來。話雖如此,這仍不是一本輕鬆的書,不是三兩天便能夠消化完成的工作。
 
花了兩個月時間持續讀完之後,忽然深刻理解了「一本書」之必要。
 
我們不能總是追求簡化的答案,特別是在面對複雜的處境時,變數很多,牽涉廣泛,下一個簡單的結論是非常危險的,尤其當我們還身處在過程中。
 
因而一本書總是和3分鐘的影片不同。
 
一般人總想快速知道答案,卻沒耐心理解,於是在網上搜尋,拼湊各種資訊片段。然而某些時候我們需要快速,某些時候我們需要思考。
 
一本針對特定議題追溯、研究多年的書,是思考的脈絡,幫助我們更接近真相。我說「接近」是因為對人類至關重大的事都難有標準答案,暫時的結論也只是部分對此有貢獻的人共同的推測而已,在未來,它仍有可能被推翻。因此,像這樣的議題,需要更多人類智慧參與,唯一能解救我們的方法是每個人都要活得聰明。
 
因此,我們應該要追求的並不是「一個答案」,而是思考的方法;書本的功能便在於此。
 
簡化的答案讓我們變得愚笨,更好操控、對世界更不理解。如果——其實應該已經不是假設——未來由AI全面接管,而人類的身體、智慧都比不上機器的效率,這樣的物種,在世上存在的理由是什麼?其答案,要由Google來告訴我們嗎?
 
我想,書本最大的意義在於幫助我們參與生命本身。
 
提問、思考,從更完整的架構中去理解,有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輔助。那是560頁的書蘊含的價值。無關乎550元的價錢,也不是兩個月的時間,而是生而為人,要更有意識地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荷塘詩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