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之美】
地理位置
南庄位於苗栗縣東北部,地處山區,是苗栗縣最偏遠鄉鎮之一,北以獅頭山與新竹縣峨眉鄉相連,南以鹿場大山、加里山和八卦力山等與泰安鄉為界,東以鹿場大山與新竹五峰鄉為鄰,居民以泰雅族和賽夏族為主。清朝嘉慶年間,閩粵人黃祈英進入本庄至田尾與原住民共同開墾,民國十六年左右,漢人陸續移入墾殖。南庄地名是由於田尾向南開發,因此得名。前副總統李元簇退休之後便搬遷此桃花源居住,也間接提高了此地聲名,目前經地方政府全力推展發展觀光。
老郵局
西元1898年 ( 明治31 年 ) 日本實施「台灣總督府郵便及電信局局官制」,總督府開始在台灣地區實施三等局制度,南庄郵局是三等郵便局,局長必須繳交保證金,局長除了每月俸給,主要收入來源是販售郵票、明信片及信封的佣金。南庄郵便局設置前,屬於新竹郵電局服務範圍,南庄雖然位處偏遠,但設有撫墾署,憲兵屯所,又是樟腦出產地,有大量通信需求,地方向上級申請設置郵便收取所,明治31年奉准設立,南庄郵便收取所最早借南庄興業公司家屋辦公,1900年創辦南庄郵便局( 全名為南庄郵便電信局 ),1946年改稱南庄郵電局,民國38年郵電分家,改為南庄郵局。
南庄郵便局建築是1935年台灣中部大地震後重建,台灣光復後由交通部郵政總局電信總局共管共用,1956年恢復交通部使用,光復後曾抽換損壞木料,重新
油漆裝飾、興建水泥圍牆及裝修營業櫃臺、增設營業窗口、拓建宿舍等。郵電共存時代,辦公室宿舍都是一分為二,郵局是面對大門的左邊,右邊則是電信局,旗杆也有兩支,電信郵局各自升降旗,很有意思。手搖電話、手工接線的年代,電信局小房間接線室最多時有七八個女接線生同時上班。
民國七十二年電信局搬走,民國85年郵局也搬走,舊郵局空間閒置,曾當作鄉立托兒所,南庄文化會館兼空中大學教室,整個建築仍保存日式辦公廳社樸素簡潔的和風色彩。民國九十年,苗栗縣文化局票選縣內十大歷史建築,南庄舊郵局排名第六,2003年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2004年文建會補助560萬整修,2005完工。
牆身為南方松日式雨淋版式樣,陽角包覆銅片,雨淋板利用木板層層重疊,水平釘在樑柱上,形成防水隔熱功能的外牆,這種工法原流行於加拿大北美地區,後來傳入日本,日治時代引進台灣,外牆內側有編竹編泥牆抹白灰,槢木白灰牆兩種式樣,前者是唐代傳入日本再傳到台灣,工法特色用竹篾編成壁體,再抹上一層摻有稻草穀殼的泥漿,最後再塗上一層白灰,早期屬於高級工法。屋架為和式屋架( 斜柱支撐),和洋式真式屋架( 中柱支撐 )。後方局長宿舍為日式一層建築,外圍基作是磚造基牆與磚造基礎,內部基礎則是磚造束石,上置樓板支柱,屋頂則是四披水的廡殿形式,屋瓦為雙溝水泥瓦,外側加設彩色浪板雨庇。局長宿舍因為損壞嚴重,採殘蹟保存方式處理,基作以上建築完全拆除,適度保存必要基座,提供人們瞭解。
備註 : 以上是從郵局內一篇已經斑駁的簡介拍攝下來 回來一個字一個字敲打出來 感謝
這麼完整的介紹 雖然沒有可以帶走的DM , 但不妨礙我對老建築的情有獨鍾!
水汴頭 ----又稱 洗衣坑 是全庄婦女洗衣 交換訊息的地方
這個奶奶頭髮全白 , 卻還是這麼節儉地以手搓洗衣物 , 而不是請洗衣機幫忙 , 我看見了屬於上一代的勤勞 !
向天湖
蜿蜒於群山中的一泓遼闊
燕子輕輕飛過薄霧氤氳的湖面
映照誰憂傷的倒影
矮靈祭典上
芒草打劫驅邪納祥
祈天賜與風燈五穀
脂粉不施如村姑
素樸是你含羞的靈魂
幾株筆筒樹蒼鬱地站成古典樂章
亮燦的露珠欲飛還留
滾動漁葉緣 怔怔
緩步輕移的遊客驚豔於你的原始容貌
忽有蛙聲蟲鳴
相距遙遠 還在時間之外
是誰說的
未定的邊界早已走入霧中
走入載歌載舞的祭典裡
波光躍動於霧中
霧中須臾 彷彿一場夢
一葦渡江而來的朝聖者
跣足於湖畔
並且嗅聞楓香陣陣
預約一季斑斕秋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