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岩遊憩區位於社頭許厝寮,主要景點包含典雅古樸的清水岩寺(縣定古蹟)、林木扶疏的清水岩森林遊憩區、設備齊全的清水岩露營區及蜿蜒清幽的長青自行車道,周圍環境樹綠鳥鳴,頗富原始風貌,是中部三大名岩之一。
建築典雅的清水岩寺為縣定古蹟,位於社頭鄉清水村清水岩路1號,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和南海觀世音菩薩,寺前則有春光亭及龍池,建築古樸雅致,寺內有護牆圍繞,並保存許多古蹟、古聯,是個參佛訪古好所在。
長青自行車道位於海拔高度125~395公尺,八卦山脈南段西側山麓,全線蜿蜒穿行山林、田野之間,是台灣中部地區單車旅遊及從事山野自然活動之絕佳場所。
清水岩最初僅是一工寮所改建之草庵,創建於清雍正6年(西元1728年),在清乾隆10年(西元1745年)時經信徒募款建竹寺,初建廟宇時是在武東堡社頭莊許厝寮187番地,即是目前所在地的上方山坡地,其位於大武郡山的曲處,在當時是往來南投的「十八彎古道」亦為當時所稱的「挑鹽古道」上。
清乾隆23年(西元1758年),由泉州僧侶覺通和尚(生卒年不詳)與當地仕紳重新修建廟宇,除了供奉釋迦牟尼及南海觀世音菩薩外,還有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佛兩位神祇,代表佛法裡的「佛、法、僧」三寶佛。清嘉慶4年(西元1799年)遷寺於現址,同時另增建三間瓦棟及二廊,且增加奉祀十八羅漢,此時稱為「清水觀音亭」。
目前所看到的主體是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由住持邀集鄉里仕紳,拆除本體後重修的,經歷5年完成修復後,由當時清水岩住持欲標禪師(生卒年不詳)敬立「清水春光」匾額,正殿供奉藥師琉璃佛、釋迦牟尼佛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而神龕兩側為供奉清水祖師、註生娘娘。
清水岩雖然經過多次修建,但因歲月侵蝕仍見傾頹,所以在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再次整修,這次的整修是增長護龍、增設左右過水門及圍塑日月兩座天井,於是完成清水岩主要的二殿二廊二護龍三院的格局。清水岩於民國64年(西元1975年)被內政部列入縣定古蹟,但因民國73-75年(西元1984-1986年)的改建工程,使原有的清水岩樣貌改變,故在民國76年(西元1987年)取消古蹟資格,直到民國92年(西元2003年)再次被彰化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清乾隆33年(西元1768年)「南海慈航」匾額,該題詞為民間形容南海觀世音菩薩慈悲常見之用語。
自漳州派大木師傅之手,製作二通三瓜的傳統建築木造結構。
這是甘露泉牌樓。日本時代臺灣三大名泉(分別為陽明山長壽泉、清水岩甘露泉、知本美人泉),廟方引水設井供信眾取用。
清水岩寺的廟體雖不似其他傳統大廟,但廟體正殿屋頂為燕尾脊樑,有飛龍雕鳳剪黏,非常細緻,為現存罕見之傳統建築木造結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