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散文 (290)
- Aug 15 Sun 2021 07:41
我的水電師傅朋友
- Jul 24 Sat 2021 09:32
見義勇為的新娘 ( 轉)
轉傳:
台灣早期的婚姻大多由父母之命與媒妁之言決定。這是則真人實事,故事女主角曾任最高法院審判長,現在已退休十幾年了,陳女士於1939年出生在台中,當年她是個善良孝順的青春少女,因為工作的關係,一個人居住在北部。
- Jul 08 Thu 2021 08:16
雇主承接得例外轉換移工之PCR檢驗問答集
- Jul 05 Mon 2021 19:11
小毛病 ---黃信恩 的講評 作者 吳妮民
- Jun 28 Mon 2021 07:42
好厝邊成就一樁好姻緣
- Jun 23 Wed 2021 14:14
難得糊塗 ( 轉)
- Jun 21 Mon 2021 09:56
從蚵寮話伸港 ( 有荷雜誌 40 期 ) 愛分享專欄
- Jun 15 Tue 2021 08:43
疫情下的居家廚藝
疫情下的居家廚藝
疫情嚴峻的庚子年,台灣的防疫措施是全球有目共睹的,所以百姓很幸運還能如常生活,當然出國旅遊喊暫停鍵,聚餐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幾乎天天進廚房。上菜市場於是成了每天例行公事。不列清單,但心中有底。魚肉有固定攤位,貨色新鮮,價格公道是考量。老主顧了,老闆很清楚我喜歡的是什麼,就像玩遊戲可以快速通關。買排骨一定要早,越早越好,早才能買到部位好的小排,不管煮排骨蘿蔔湯或排骨稀飯,它是關鍵主角。先用滾開水汆燙過可以去雜質及腥味,放入快鍋燉煮二十分鐘再加入蘿蔔或煮好的乾飯,先後順序不能馬虎。吳仔魚是家人最愛,最近烏魚上市,便宜又新鮮,幾根大蒜,老薑切片,米酒去腥味,半煎煮,肉質鮮美。季節不對的魚老闆也會要我暫不考慮,算是貼心提醒。鮭魚,挪威空運的最新鮮,價格也高,但吃魚不就要吃新鮮的嗎?說得也是,薄薄一片收進購物袋,兩百多塊就進了魚舖子收銀機。
居住所在地也出產新鮮的蚵仔,盛產時節,菜市場隨處可見,新鮮蚵仔湯記得加嫩薑,起鍋時滴幾滴米酒,滋味鮮美又營養,老少咸宜。賣魚兼賣鮮蚵的這對夫妻中等年紀,太太總是笑臉迎人,剔除鱗片手腳俐落,手一邊忙著,嘴巴也不忘寒暄招呼,短短數分鐘就大功告成,兩分鐘可以完成的絕不用讓你等三分鐘。老闆木訥些,但言談也很誠懇。遇到大節日,一對女兒也會現身幫忙,收款找零,絲毫不含糊。一家人的凝聚力,讓人動容。老闆娘說我是難得好主顧,所以有時零頭幾塊錢她會自動省略。貨色新鮮,為人親切,讓買賣之間實惠以外多了一份歡喜,彼此十分對頻。
- Mar 24 Wed 2021 19:34
面對 ( 39 期 有荷雜誌 愛分享專欄 )
- Mar 11 Thu 2021 10:54
2017年度選書】《行過地獄之路》│在故事的一開頭,他生命的最後幾頁就已被人撕走
- Feb 04 Thu 2021 08:42
【歲月無聲】 轉換跑道話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