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散文 (290)
- Jan 31 Sun 2021 19:28
愛恨高雄 / 苦苓 ( 自由副刊) 2021. 1. 13
- Jan 04 Mon 2021 10:15
學車考照
想當年剛好利用空檔,說去就去,報了名, 然後教練便照表抄課,一天一小時,很快所有技巧全數傾囊相授完畢!直線加速----簡單啦!加油門不會?上坡起步,也還好啦, 記得別讓車子後退, 倒車入庫最難,老是壓線,最後背誦口訣,照打圈數,終於搞定!S型要小心方向盤迴轉弧度...因為是自排 像玩具車,所以考試前再把筆試部分複習一下,認真的程度讓教練還拿來當範例訓其他懶惰的學員!
駕照拿到後,說實話我還是不敢上路!望著車子,再望望駕照,就是沒把握可以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老同事看我怯場,答應我下班後陪我到濱海四十米大道練習,那兒路寬 車少,多開個幾次,應該沒問題!
- Nov 26 Thu 2020 20:54
我家老狗
< 我家老狗 >
晴天霹靂一聲雷,老狗不見了!自責、找尋、祈禱,全家總動員,方圓數十里還是沒了蹤影!天啊!肯定會是個失眠的夜!老狗!你在哪裡 ?
老狗年事已高,這兩年皮膚病纏身,狗醫院不知換了幾家,狗醫生不知換過幾個,吃藥打針連毛都剃了,苦心孤詣的每週為他清洗梳理,仍然時好時壞,直叫人心疼!正宗治療方法無效,偏方也試了,死馬當活馬醫,偏偏仍舊毫無起色!
昨天晚上一個不留神,收報費的來叫門,他一溜煙就閃出去了!然後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狗兒還是沒回來,這不像平常的他,平常愛玩的狗兒總是溜達溜達,玩累了就自個兒回來,一副準備挨罵的姿態,在身旁磨蹭半天,任誰都下不了狠手!這時只要裝腔作勢,語調提高,臭罵他一頓,他會乖乖趴在地上,像做錯事的小孩,心虛的接受教誨!可是昨天怎麼了?當真玩起捉迷藏來了?當真要考驗一下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否重要? 那麼龐大的軀體,不可能連個屍首都沒有?沿著巷子一路問,所有以前他曾流芳的住處,大概都按鈴打探了,沒有就是沒有!愣了 ….
狗兒年輕時意氣風發,銳不可當,奔跑的速度快如風,打起架來,勇猛無比,曾經一對五的情況下廝殺了一二十分鐘,最後耳朵掛彩血流如注,家人聞聲趕到,野狗群才一哄而散!家裡常常有老鼠出沒,人家說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他老兄可管不了那麼多,非得為主除害不可,有一次老鼠跑到瓦斯桶後面躲藏,他奮不顧身,硬是非要逮著現行犯不可,結果說時遲,那時快,一個不小心,不銹鋼瓦斯桶架的利邊應聲劃下,剎時血流如注,他根本無視於疼痛,衝鋒陷陣,聲色俱厲雙爪撲上去,一口咬下,還來個過肩摔,那隻老鼠就這樣一命嗚呼!等我拿了優碘紗布及棉花棒,仔細的替他清理傷口,他像打勝仗的英雄,抬頭挺胸,連哼都沒哼一聲,偉哉狗兒!抓耗子的高手!趕快去買肉骨頭來犒賞一番。瞧他一副喜孜孜,戰後英雄凱歸的模樣,真不知該為他歡呼還是罵他多事!
偶而放他進屋子裡,他會眉飛色舞,到處亂竄,人家說好狗不擋路,他老兄一高興,浴室門口的踏墊充當眠床,就這樣認定那兒是他的溫柔鄉,任誰要進出浴室,千拜託萬請求,他連眉毛都不抬一下,看誰敢踩過去?夠大爺吧!服了!
這樣的縱容也反應在大冬天,天冷時狗籠子他不睡,便以他特有的哭調哭聲苦苦哀求要進屋,許是天冷,狗兒膀胱無力,隔天一大早有時才五點鐘,就嗚嗚的用前爪叩房門---起床了 , 老爺要方便啦 ! 天啊 ! 五點鐘呢,頂多不超過六點,你非起床不可,因為他會很有節奏,充滿耐性的挑戰你的耐心底線!得逞後得意的神色很欠揍,他尿完可以好整以暇再睡回籠覺,酣然得早餐可以當午餐吃,而可憐的主人要晨起一杯咖啡,否則無法撐完早上的班,可憐喔 .!可憐的是人不是狗!
而今天他不見了!好像不是玩耍,就憑空消失了!下班找了一回合,吃飽飯又找了兩個小時,還是無影無蹤…..如何是好 ? 狗兒呀! 玩夠了就回來啊!這回我再也不會拿著愛的小手藤條訓你了 ,你在哪裡 ?2002/10/4
- Nov 04 Wed 2020 12:45
《從影像看人間》戀戀三季 ( 轉)
- Oct 06 Tue 2020 10:12
巷子底的陽光
剛剛大學畢業,工作地點在台北。於是在大安區泰順街巷子裡租了房子。是日式平房,前頭房間坪數大,採光好,租金相對地較貴,被一群畫畫的大學生租走了。後頭有三間小臥室,差強人意。價格也合理。剛出社會,台北居大不易,能有得暫時落腳也就不求其他。從師大路拐幾個彎轉進深巷裡,把大馬路的車水馬龍遠遠拋在外面世界,靜謐地自成天地。這兒安靜得讓人歡喜。尤其不會像金山街(後來改路了吧 )到凌晨兩點都還車聲喧囂,呼嘯而過,偶而還有救護車喔醫喔醫,頗讓人輾轉難眠。
- Oct 06 Tue 2020 09:21
岳陽樓怎麼蓋起來的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背後有玄機,岳陽樓是怎麼建起來的
因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滕子京之名流傳千古。許多人誤以為,滕宗諒(滕子京)遭貶謫是他毀滅了貪污公使錢的「罪證」。其實,真正的原因卻是他曾經公開批評過聖明天子宋仁宗。如果只是不疼不癢的說上幾句還好,滕宗諒卻是不留情面的說仁宗「日居深宮、流連荒宴」,每天只知道縱情聲色,偶爾「臨朝則多羸形倦色,決事如不掛聖懷」。滕宗諒與同僚委婉勸諫官家自重節慾不同,不是察言觀色娓娓道來。而是不知為尊者諱,有一說一不給官家留絲毫情面。
- Sep 23 Wed 2020 09:05
賭 毒 篤 ( 有荷雜誌 37 期 2020. 9. 20出刊)
- Sep 16 Wed 2020 11:24
一個老兵的故事
【一個老兵的故事】
浮光逆旅中,屬於歷史的傷痕總格外叫人感傷!戰爭是殘酷的,因為戰爭而被迫離鄉背井,孤苦伶仃終其一生更是人間的悲苦,這份悲情在老伯過世後,一個家成了廢墟,不禁讓人感嘆物是人已非啊!歲月!
老伯是民國三十九年隨軍來台的軍人,當時打著殺朱拔毛的口號,期待有一天能反攻大陸,光榮的再站在故國九州泥土上。天知道人算不如天算,老蔣走了,老蔣的接班人也黃土一坯了,朝代一路改, 什麼民主什麼統一喊得震天嘎響,就只有他這把老骨頭還沒歸天。無怨有恨,老天莫名賜給他一個巴金森症,那是一個一時死不了,活著卻難熬的折騰。病得慌時,手抖得一塌糊塗,連睡覺的被子都拉不動,北風呼呼的冬夜裡,多麼希望能蓋到頸部,避免著涼,可偏偏不可得,手就是不聽使喚,臨床的伙伴也好不到哪裡去,想都別想他們能主動發現。還有如廁,那才是災難,醫生護士都交代,每天喝水不能少,可是翻身都有困難了,別說起床到盥洗室,也總不能撒野吧!護士那一關首先就難過,有一次真來不及,事後護士邊換床單邊邊罵人,一個八十幾歲的老人,沙場上叱吒風雲,對國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卻栽在一個妞兒手裡, 任憑她極盡挖苦之能事,尊嚴啊早就地上踩。
突然聽主治大夫說了這麼一個機會,也就是當白老鼠 ----新藥品的投石問路,完全免費,有後遺症卻不負責。死馬當活馬醫吧,最壞也不過如此了,再壞也不過二十年後又一條好漢,遙遙家鄉路,作夢都想插翅飛回。簽了同意書,專人安排飛往台中榮總,這輩子老伯從來沒有這麼被恩寵過,那是三千寵愛在一身,被捧在手掌心如如真實的感受。保家衛國,孤伶伶打一場沒有終戰的戰役,賠了一生的幸福,從來沒有被這麼小心溫柔的呵護過,老伯哭了, 在飛往台中的三萬五千英尺高空上。
一時彷彿時來運轉,新藥品居然發揮了神奇功效,老伯的手腳抖動明顯改善了,原來需要依靠輪椅的現在可以撐著柺杖走路。老伯笑了,那麼夜裡拉被子可以自己來了,請來幫忙洗澡的原住民歐巴桑的嘴臉應該會好些,不會在穿脫衣服時鬼吼鬼叫了,如果可以,生命的旅程可以順一些,在通往死亡的路上!
我讚美老伯是個勇者,堪忍娑婆之苦,不向命運屈服,穩穩跨出每一步,他笑了,仰首藍天:「老天待我不薄咧,我原本想說如果不行了,好歹也是個解脫,醫院實驗單位大概也不敢草草了事,好歹後事會有人幫!」是嗎?起死回生,千年只一遭。陪著老伯天南地北的聊,問他最想念什麼? 答:「最想孩童時代母親過年親手做的粿,那味道台灣幾十年我都吃不到!」 是鄉愁,母親在那頭,孩兒在這頭,這輩子再沒聚首!
三年前一個寒冷冬夜,老伯在睡夢中含笑而逝,安詳而靜謐!此刻老伯應該是與母親在天堂相聚了吧!老兵不死,他只是凋零。
< 淚痕 >
詩的步履不斷向前
探詢遙不可及的時空
有小溪淺淺的童年
有小貓咪玩耍的門旁
有拾荒老人說著故事的流浪
夢隱喻著夢
漂泊異鄉一老兵
- Sep 05 Sat 2020 15:26
車票 ---作者 李家同
- Aug 26 Wed 2020 17:35
內灣風情畫
【內灣風情畫】
不早也不晚,外出旅遊有時還得有一股衝動,卻說擇期不如撞期,背起行囊,行將出門之際,瞅見天空陰沈著一張臉,然而仍阻擋不了一探究竟的心,內灣風情喚得人心酥癢,打定主意勢在必行,於是循著那未竟的座標奔馳而去。根據記載,內灣以客家人及原住民居多,客家小吃更是名聞遐邇。
內灣這個「灣」字其實大有來頭,指的是陸地情勢有如港灣,三面環海,一面開口,有一條河叫「油羅溪」流經,形成了特殊地理景觀。內灣就位於油羅溪畔,行政上隸屬於橫山鄉,原稱「南河新域」或「南河合興」,但居民不斷受到「生蕃出草」威脅,生活不平靜可想而知,直到日據時代,才「鎮定生蕃」,而逐漸形成「南河村落」。
話說內灣早期的開墾,有苧麻、樟腦,直到民國二、三十年代,發現了礦脈,於是投入大批人力進行開採,光復後更發現了豐富林木資源,內灣產業於是起飛,多了伐木及採礦兩項。四、五十年代,伐木業蓬勃發展,繁榮了地方,然而因為伐木風險頗高,工人工作壓力頗大,為釋放壓力,造就了當地歌舞昇平的夜生活,旅館及茶仔店四處林立,而贏得了「小上海」之稱。而拉木馬是高風險的運輸,通常是兩人一組,男人在前面拉,女人在後面推,夫妻合力一起來,無論是平坦的山路或是橫跨兩山之間的谷地,都是以樹木枝幹簡便地鋪路搭橋,不過,木馬在木材道上磨擦往往一不小心就起火,因此一個負責在木材道上擦桐油的“油筆仔”的專人就不可少。一架木馬負荷大約是一到二噸,拉木馬下山大致是七、八組人一起行動,過於陡峭的山勢,後面幾組木馬工人會一起幫忙推,休戚與共,因此相互之間也就建立起生死與共的革命情感。位於車後方的妻子,下山時拉緊木馬,使下滑的速度趨緩,但往往因坡度過大,失去控制,木馬於是壓斷先生手、腳,或是轉彎處未及時減速,連人帶馬摔落山崖的慘事時有所聞,因此說木馬工人是搏命攢錢,一點都不誇大,這一來便有所謂「殺馬」或「寡婦馬」之說,聞之令人鼻酸,生命朝不保夕至此,難怪那個年代的工人,人生觀會充滿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令人不勝欷噓。
內灣戲院建於民國三十九年,屈指一算已經超過五十年了,虧得屋主以疼惜的心傾全力維護著,古樸中襯出一份素雅,點了客家小吃,老電影正在播放鍾理和與平妹的故事,雖是一齣再熟悉不過的老電影,卻仍不免牽動情緒,胸口為情節的曲折而抽搐著。而戲院裡面還有一家古早味柑仔店,我買到了五色柑仔糖,驚豔十分,還有黑松老牌子汽水蓋商標,大同公司的老電扇,直是叫人發思古之幽情。野薑花粽子的叫賣格外引人注目,因為氣溫一路探底,而且還下起毛毛雨,叫人上下渾身不舒服,一支傘遮前濕後的,從頭頂冷到腳底,粽子並不大,剝了一個下肚,手腳因此暖和了許多。此刻的櫻花早已在風雨的洗禮下凋零殆盡,熱心的主人說四月底起一直到六月初是螢火飛舞的季節,如果要再次回味童年,那麼就千萬別錯過。生活的樂趣在於劍及履及的體驗,我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揮別那一灣風情。
2008. 5. 14 更生日報